最近,一款所谓的 “外国山海经” 游戏在小学生群体中爆火。孩子们不仅沉迷其中,甚至将游戏中丑化的形象当作正统的中华审美,在班级里争相模仿、背诵相关内容。
魔改后的山海经形象简直辣眼睛。



仿佛经过核污染后的怪兽。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家长的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的毒害。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山海经》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瑰宝,堪称一部奇书。它是记录华夏氏族、谱系最古老的文本之一,涵盖了地理、神话、动物、植物等诸多领域,犹如一把解锁上古文明的 “钥匙”。书中记载的神山、灵兽、异人、奇植,展现出上古世界的瑰丽与神秘,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
眼睛长在腋下的狍鸮、长着翅膀的腾蛇,挑战着我们对生物演化的认知;
食之使人不溺水的沙棠果、吃了使人感受不到饥饿的祝余草,蕴含着远古植物学知识;
胸有大洞却安然无恙的贯胸国人,在《竹书纪年》《异物志》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佐证。

《山海经》还是华夏文明神话的 “鼻祖”。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九尾狐、比翼鸟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启蒙神话故事和人物,皆出自此书。
同时,它也是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从《聊斋志异》的狐仙到《西游记》的神魔,从《仙剑》的六界设定到《鬼吹灯》的精绝古城,华夏五千年的奇幻基因都能在《山海经》中找到根源。
除此之外,它还是全世界奇幻作品的灵感鼻祖。《哈利・波特》里的三头犬、蛇怪,《阿凡达》中的悬浮山等,都能看到《山海经》的影子,甚至好莱坞影片和科幻作家 J.K. 罗琳也开始从中汲取灵感。
宫崎骏曾赞叹:最瑰丽的神明世界,就在中国的《山海经》。
毫不夸张地说,《山海经》用一本书撑起了后世所有神幻仙侠剧的脑洞。

更令人称奇的是,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山海经》的真实性逐渐浮出水面。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与书中记载的扶桑神木分毫不差;秦始皇派人寻觅长生不老药的昆仑神山,也被找到。这不禁让考古学家怀疑,《山海经》可能并非杜撰,里面的神山、灵兽或许真实存在过。如此珍贵的文化瑰宝,一旦被国外恶意魔改,后果不堪设想。
这款被称为”外国山海经”的游戏之所以引发广泛讨论,在于它对《山海经》这一中国古典文本进行了彻底的”异域化”处理。游戏中,应龙变成了西方龙的形象,西王母被塑造成类似希腊女神的模样,各种神兽也被赋予了明显的欧美奇幻风格。
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让熟悉《山海经》的中国观众感到新奇,另一方面也不免引发关于”文化挪用”与”文化失真”的担忧。
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外国山海经”现象反映了几个深层次问题:
首先,它显示了《山海经》作为文化IP的巨大潜力,其丰富的神话形象和故事架构具有跨越时空的吸引力;其次,它表明西方文化工业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能力,能够迅速将异文化元素转化为符合全球市场的文化产品;
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在缺乏强有力的现代诠释和传播体系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解释权可能旁落他人之手。

“外国山海经”现象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文化误读”问题。
当外国创作者基于自身文化背景诠释《山海经》时,难免会忽略或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山海经》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祥瑞象征,后者则多代表邪恶力量。这种根本性差异在跨文化传播中极易被模糊。
其次是”文化空心化“危机。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常常被抽离原有语境,成为没有灵魂的装饰品。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理论指出,后现代社会中的符号往往与原本指涉的现实脱节。”外国山海经”中的中国元素,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这样的”拟像”—它们看起来像中国的,但内里已经被替换。
第三是“文化话语权”的争夺。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指出,文化影响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外国作品主导对中国经典的诠释时,我们实际上在让渡文化话语权。长此以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将越来越依赖于他者的视角。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人类需要不断回顾”轴心时代”的文化根源。守护《山海经》这样的文化经典,不仅是为了保存过去,更是为了照亮未来。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守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需要用更生动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故事,用更现代的语言传递古老智慧。只有当我们的年轻人能够从国产作品中领略到《山海经》的真正魅力时,中华文化的火种才能代代相传。
文化是民族的DNA,神话是文化的基因。守住自己的神话,就是守住民族的灵魂。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以坚定的姿态守护传统,在这看似矛盾的双重使命中,走出一条文化传承的创新之路。
部分图片来源于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十二生肖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扫码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