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来了!又双叒叕来了!”
8月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曝光了一起令人揪心的画面,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外墙上,有人刻上了“X馨玥”的人名和一个桃心图案。此事迅速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纷纷留言,矛头直指肇事游客。

“寺庙躲过了千年自然侵蚀和多年战乱,现在却被破坏,真是深感痛心。”
“说实话,看到新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麻木’。”
为什么会麻木?
这几年,文物被破坏的新闻就没断过。
长城砖被人撬下来当纪念,故宫的铜缸被刻字,丹霞地貌被游客踩出脚印…… ,现在连寺庙的院墙也逃不过。
这些刻字的人,到底图啥?
是觉得自己的名字比辽代壁画更有艺术价值?还是觉得佛祖会因为你“到此一游”就给你加分?
更讽刺的是,华严寺的墙上,明明就挂着“禁止刻画”的牌子。
可有些人,就是选择性失明。

有人说:“我只是想在这里留下我曾来过的足迹”,再说留字是“传统”——古代文人还喜欢在名胜古迹题诗呢!
但李白题诗黄鹤楼,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人家写的是千古名句,不是“王二狗爱张小芳”。
现在的刻字呢?
低级、粗暴、毫无美感。
说白了,就是“存在感焦虑”——
“我得证明我来过!”
“我得让全世界知道我爱谁!”
“我得在历史上留个名!”
可问题是,你留的不是名,是文明的污点。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刻字,还打着“祈福”的旗号。
在寺庙墙上刻个“平安”,佛祖就能保佑你?
真正的祈福是什么?
是敬畏。
华严寺距今近千年,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上面的每一笔色彩,都是古人用矿物颜料一点点绘制的。
那些金箔、朱砂,不是随便涂上去的,而是信仰的凝结。
你对着这样的艺术和信仰,第一反应不是震撼,而是掏出钥匙划两下?
这不是祈福,这是亵渎。
佛教讲“因果”,你今天在寺庙墙上刻字,明天就可能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没素质”。
你以为刻的是“心愿”,实际上刻的是“业障”。
有人可能会说:“我刻字是为了祈福啊,想求个平安顺利,没别的坏心思。”
可祈福哪是这么个求法?
你看古人怎么祈福?在香炉里插一炷香,在功德箱里放几文钱,对着佛像鞠个躬,心里默默念叨几句心愿,转身就走了。他们知道,祈福是求个心安,不是要占个地方。
就像华严寺里的老香炉,炉壁都被香火熏得发黑,可没人会在上面刻字 —— 因为大家明白,真正的福气,记在心里就行,不用刻在墙上给别人看。

华严寺已经一千多岁了。它见证过战乱,经历过风雨,却差点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想想真讽刺:
一千年前的工匠,用毕生心血创作艺术;
一千年后的我们,用钥匙在上面刻”到此一游”。
下次再想刻字时,不妨想想:千年之后,当你的子孙站在这些文物前,你希望他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你的名字,还是一个文明的印记?
说到底,对文物有没有敬畏,体现的不是素质,是教养;不是规矩,是良心。

金色黄铜书签,古风礼品,学生开学纪念礼物
夹一页财富,藏八方财源
阅见智慧,签收财运
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招财的仪式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