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径蜿蜒,翠竹掩映间,忽见云雾奔涌。海拔七百余米的古龙岩山巅之上,一座寺宇巍然矗立——这里便是闽东朝圣胜地霞浦古龙寺。
当秋雨初霁,云海翻腾如涛,整座寺院若琼楼玉宇浮于云端。行至山门回首,山下尘世已隐没于茫茫云海,唯闻钟磬清音自天外传来。

乱世梵音:古龙寺的沧桑百年路

霞浦古龙寺,位于福建宁德霞浦县崇儒畲族乡积田洋丘山自然村境内古龙岩山之巅,海拔七百余米,是霞浦县八大古寺之一。
古龙寺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山祖师常霖法师择此山巅结庐弘法。初建时仅土木结构20余平方米,依山定名“古龙岩寺”,质朴无华却承载一方信众的信仰。

相传,开山始祖常霖祖师云游弘法,有一天途经崇儒乡,看见古龙山上,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忽然间有一朵彩云,恰似观音大士,手持净水瓶,乘座五彩莲花,在古龙山上飘来飘去,祖师见到此景,便就地双退盘坐,双手合十诵经谒拜,村民感到奇怪,当他们仰望古龙山顶之时,才知是观音大士显灵,不久之后,观音大士祥云慢慢地向西漂去……
祖师坚信这是观音菩萨在引领他,此山定是佛门圣地,于是,祖师三步一叩拜,登上山颠,结庐为寺,取名为“古龙岩寺”。
古龙寺历史上也命途多舛,1958年大跃进期间遭拆毁,木材被挪作搭建猪舍之用,梵宇倾颓;1980年,释青钱法师于废墟中重立庙堂,正式更名为“古龙寺”;1985年福安比丘尼释妙依再修殿宇,十年后护法居士续建观音阁、弥勒殿;
古龙寺真正的复兴始于1998年,释世恭大师发愿重建,历时十年终成今日规模。他募集十方善念,不仅建成400余平方米建筑群,更修筑了4.6公里盘山公路,天堑变通途。
2012年,世恭法师远赴五台山礼请界诚法师住持古刹。这位童真出家的法师铺筑环山公路,改造寮舍,使古寺重焕生机,继续弘化一方。


云顶佛国:云海与天池的秘境

寻常寺庙都位于山间平坦或凹陷处,有深山藏古寺“半遮半掩”的神秘美感,也因为这样能藏风聚气,而古龙寺不同,傲然挺立于山脊之上,展现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挺拔大气。
重建后的古龙寺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观音阁、弥勒殿、斋堂、寮舍、禅房等建筑。
古龙寺利用山脊的地势依山而建,建筑群呈现出 “布达拉宫” 式的层叠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从远处眺望,寺庙仿佛与山体融为一体,层层叠叠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庄严神圣。

登临山巅,可见重建后的古龙寺建筑群错落有致:
大雄宝殿居于核心,飞檐翘角间尽显庄重;
殿后观音阁凌空而筑,登阁远眺,西北群山叠翠如屏;
辅以弥勒殿、斋堂、禅房等,形成功能完备的修行空间。
寺庙的建筑融合了唐宋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细节之处尽显古朴典雅。
庙宇内精工塑造的金身佛像,庄严无比,慈善千佛,栩栩如生,日受人千拜,夜点万灯,是霞浦、福鼎、福安等地善男信女的朝拜圣地之一。
寺内尤为称奇的是金身佛像群。工匠以精塑技艺呈现佛陀慈悲,千佛千面却皆栩栩如生。当地信众相传,此处佛像受“日拜千人,夜点万灯”的虔诚供奉,愈显灵应。作为霞浦八大古寺之一,这里常年吸引霞浦、福鼎、福安三地信众朝拜,香火绵延不息。
古龙寺最令人神往者,莫过于自然与禅意的完美交融。
云海幻境:因寺院地处山谷盆地交界,每逢大雨转晴兼东南风起,云海必如期而至。群峰化作蓬莱仙岛,寺院浮沉云涛间。若逢朝阳破雾,云层浸染金晖,恍如佛光普照。若是运气好,清晨雨后立于寺后观景台,还能观看到云瀑奔流的绝景;
天池传说:距寺千米处藏有一方1500平方米天然草坪,中央镶嵌一池碧水。此池终年不涸,水质甘冽如乳,人称“天池”。相传其原形酷似观音所持净水葫芦,乃菩萨洒落人间的一滴甘露。乡民拓宽后虽成椭圆,灵异之说仍世代流传。


山海联动:禅意旅途的延伸

古龙寺的探访可串联霞浦多元文化:
备族风情:寺院所在的崇儒畲族乡保留着古老盘瓠传说与凤凰装习俗。下山可探访积田洋村,体验畲家乌饭节、听盘诗对歌;
摄影巡礼:霞浦滩涂被誉“中国最美滩涂”,从云巅佛寺到海滨光影,禅意与自然之美一气贯通。沿途油菜花田(春)、荻花滩涂(秋)皆为创作佳地;
周边名刹:可顺访同为霞浦八大寺的玉山寺(唐建“七佛城”)或法华寺(宋代古刹),感受千年梵脉。

☞旅行贴士
交通:导航“霞浦古龙寺”,宁德自驾约1.5小时,霞浦县城出发25分钟可达;
观景时机:云海多见于春秋雨后清晨;日出前登顶可赏“万灯映云”奇观;
特色体验:冬季草坪凝霜如雪,夏夜观星手可摘辰,天池畔冥想尤为空灵。
暮色四合时,古龙寺的灯火次第亮起。山下红尘万丈,山巅唯有天风过耳,梵钟悠远。当最后一缕雾霭散入星空,但见“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云巅古刹的禅意,早已融入一草一木,一云一海,待有缘人静心拾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