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四川雅安,很多人都能想到大熊猫,除了大熊猫,雅安还有一座充满神秘故事和沧桑历史的古老道观——金鸡关道观。

金鸡关矗立在名山县和雅安城区之间,一千多年前,它是西蜀的边关,是雅安与东面交流的唯一通道,位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要道之上,它也被人们称为“威震西南第一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金鸡飞过走仙家,丹灶金鸡噪夕阳。”这是当地人提得最多的一句诗句。金鸡,指的事金鸡关。
金鸡关的山势如金鸡展翅(左翅仙关顶、右翅安子山),两崖对峙形成天然关隘,背靠青山,面临青衣江,山势如游龙盘绕,江水似玉带环绕,藏风聚气,正是道教眼中 “天地灵气汇聚之地”,被道家列为“三十六福地,七十二洞天”之一。

唐代鼎盛时期,金鸡关曾延绵九重十八殿道教宫观群,自山脚接引殿至山顶,建筑规模宏大,重峦叠嶂,蔚为壮观。信徒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游客如织。
金鸡关道观,始建于唐僖宗时期(公元888年),初名“金鸡观”,距今已逾1137年。它的创建者,就是“蜀中八仙”之一的尔朱真人。
尔朱真人本名叫尔朱通雷,号归元子,是五代时河南洛阳的契丹人,因避祸入蜀,在成都得异人指点,来到紫气东来、龙脉结穴的金鸡关采气修道炼丹。
尔朱真人来到金鸡关后,在此地创建了金鸡关道观。

作为正一天师道的重要道场,金鸡关始终延续着 “道、经、师” 三宝传承,恪守着正一道 “以符箓斋醮、祈福禳灾为主要修行方式” 的传统。
正一天师道讲究 “道法自然” 与 “济世度人”,金鸡关道观的历代道长都践行着这一理念。他们不仅在此潜心修行,更时常为周边百姓举办祈福法会,以符箓、咒语等方式驱散邪祟、保佑平安,让正一教法的慈悲精神融入了当地的民俗之中。如今,观内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符箓典籍,字迹苍劲,蕴含着历代道长的修行心得。
金鸡关道观现任观主杨三缘道长是少有的紫袍道长。在道教服饰中,紫袍是高功法师的象征,唯有德行深厚、精通科仪的道长方能穿着,代表着对道教教义的深刻领悟与实践。

杨道长曾在青城山天师洞修行三十余载,得传正一核心教法,2016年回到金鸡关,在他的引领下,维修重建“金鸡关道观”天师殿、三清殿、创立“雅安市太极拳协会金鸡观分会”,以太极导引术弘扬道家养生智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的努力下,道观内的天师殿、三清殿等建筑得以修复,重现了昔日的庄严气象。
金鸡关道观的建筑虽历经沧桑,却处处透着道教的 “阴阳平衡” 之道。山门之上,“金鸡关” 三个大字古朴雄浑,两侧的石狮子镇守门户,既显威严,又藏 “镇煞纳福” 之意。
进入山门,迎面便是天师殿,殿内供奉着张天师像,神像手持玉印,目光如炬,正是正一天师道 “降妖除魔” 精神的象征。

主殿三清殿则是整个道观的核心,殿顶覆盖着青瓦,屋脊上雕刻着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寓意 “三清护佑,百邪不侵”。殿内的三清神像庄严肃穆,元始天尊手持宝珠,象征 “道生一”;灵宝天尊怀抱玉如意,代表 “一生二”;道德天尊手持扇子,寓意 “二生三,三生万物”,完美诠释了道教的宇宙观。
从山门到三清殿的石阶,恰好是 “九阶十八级”,暗合道教 “九九归一” 的哲学;殿宇的门窗多为圆形或方形,象征 “天圆地方”;就连院内的古树,也被修剪成 “八卦” 形状,处处体现着道教对自然与宇宙秩序的理解。
关于金鸡关道观,有不少的传说。
嘘米洞传说:相传洞内每天会流出刚够道士和香客食用的米,后因小道士贪心凿洞导致不再出米,成为道家戒贪的活教材。
“炼丹洞” 的传说:据说尔朱真人曾在此洞炼制仙丹,每当金鸡报晓之时,洞内便会霞光万丈。待仙丹炼成,真人正是在金鸡的陪伴下,乘鹤飞升,成为 “蜀中八仙” 之一。如今,炼丹洞内仍留有天然形成的石桌、石凳,岩壁上的纹路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炼丹的烟火气。

寻访洞天:旅行指引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108国道关湾头附近
交通:导航“金鸡关道观”,佳欣停车场(道观对面)或平安停车场(500米)泊车。
开放时间:全天免费开放
核心体验组合:
道观清修:免费入观,可参与晨钟暮鼓、太极研修(需提前预约杨道长团队)。
关隘徒步:沿废弃川藏公路(原茶马古道段)行走,终点仙关顶可俯瞰青衣江大回环、远眺峨眉金顶。
文脉串联:道观→西康界碑→嘘米洞→梯子岩古津渡(水津关遗址),半日环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