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27
    唐朝奉道教为国教,为何佛教盛行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本土的道教一直纷争不断。东汉时期,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神仙说之诈妄;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亦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经”,为后世论争重要材料;然争论之白热化则在南北朝以后。而到了唐代,甚至出现了奉道教为国教,却…

  • Jul 26
    弘一大师经典语录,看完你就悟了

    弘一大师,堪称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完人”。六十载的人生中,他承两世悲欢,历一生修行。前半世,他红尘炼心,见众生百态,感人间苦乐;后半生,他佛门苦修,舍荣华富贵,断世俗牵挂。 每当聆听李叔同谱词的《送别》,就有另一番体悟与慧智。从弘一法师的文章和文字中,我们也感悟到人间事事本…

  • Jul 26
    “之江问道·平和报本”纪念弘一法师文化论坛在嘉兴平湖召开

    2023年7月25日,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暨“之江问道·平和报本”纪念弘一法师文化论坛在历史文化名城——浙江平湖法华禅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著名专家学者、佛教界高僧大德济济一堂,共同发掘研究弘扬弘一法师的精神文化遗产,论坛以其开放包容的研讨学风、蕴含真知灼见的研…

  • Jul 25
    居士修学之路,应该怎么走?

    “皈依以后就不能结婚生子了吗?” “学佛以后要入寺清修,不问世事了吗?” …… 在知识唾手可及的时代,为何大众对佛教的误会还是那么深? 皈依前的误解,让人不敢亲近“三宝”;皈依后的不解,让在家佛子难以驾驭学修与工作、家庭之间的关系。更有人皈依数十年,依然不知在家佛子该如何…

  • Jul 25
    正慈法师:一介书僧的行走日记(一)——杨岐灯盏明千古

    千百公里追宋僧,云水苍茫山外声。 古路莫愁无故己,无关客问溪溪深。 高岸深谷禅窟老,松竹竿直根子好。 不落红尘恍若梦,光影时空凿尘劳。 追寻来时路 禅文化开的是“专卖店”,产品就是行者、禅者、禅师。经历了百年一遇的三年疫情之后,常常想起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尤其是那些“千年老…

  • Jul 24
    佛教如何看待钱财,看完顿悟了

    古语云:“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八个字, 高度概括了世人对财富的态度。财富,人人都爱。维持生计是人的根本需求,更别说财富可以满足人的各种欲望和诉求。而“取之有道”这四个字,却在西方物质文明, 贫富差距的冲击下,人心失衡,而渐渐失去了其道德约束力。大部分人认同获取财富不正…

  • Jul 24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义乌首届佛教文化节开幕

    都说义乌的“小”,藏着世界的“大”。义乌以其独特的市场优势和庞大的商品种类,成为国内外贸易商的聚集地,与悠久的义乌历史脱不开关系,千年历史形成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 2023年7月22日,被义乌国际商贸城环绕的千年古寺——“福田禅寺”,迎来了福…

  • Mar 31
    这个清明,除了祭扫,我们还能为逝者做些什么?

    又是一年清明将至。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最主要还是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但清明并非只有阕阕凄风苦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哀思,也有“好风胧月清明夜,遥听弦管暗看花”出游踏青赏花的大好时光。 这个…

  • Mar 31
    这届年轻人爱上的八段锦,每个动作都是一剂“药”

    你以为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 …… 只是公园里老年人的专属运动吗? 在年轻人云集的网络视频平台上 一条国家体育总局版八段锦视频 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 在线练功“打卡”、交流心得体会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们 开始“回归”传统文化 传统武术、养生功法 在这…

  • Mar 30
    静波法师谈信仰:信佛信神你分得清吗?

    文/静波法师 有些人信佛,认为神明在看着我们,并且记录我们的好事、坏事。一遇事就忙着求神拜佛,或者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求菩萨保佑,这个叫做迷信。 我们常说,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就是一切从自身出发,佛在自我心中,所以要自己觉悟,自己成佛。假如事事都求佛,那么佛又求…

AI玄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