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03你经常念的“阿弥陀佛”,加不加“南无”有区别吗?
自佛教诞生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曾经在许多朝代当中都很推崇佛教,并且到今天为止,佛教的信仰者数量也还很多。 很多朋友们在寺庙当中能够经常听见佛教信仰者们在拜佛的时候,诵经时总会默念”阿弥陀佛”和”南无阿弥陀佛”这…
-
Aug 02唐代十大高僧,不空三藏法师
他,是唐密集大成之祖师 他,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 他,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译师” 他,就是唐朝著名的高僧——不空三藏法师 农历六月十五,是不空三藏法师圆寂纪念日 壹 生平简说 不空三藏法师(公元705~774年),又称不空智,唐玄宗赐号“大唐智藏”,…
-
Aug 02刀郎《罗刹海市》,讲的就是佛教的轮回
近日,著名歌手刀郎继2020年发行了其历时20余年创作完成的涵盖了《金刚经》全文的专辑《如是我闻》后,又一全网热播的新歌《罗刹海市》横空出世。 歌曲一发布,立即引起众多热搜。 佛经里的一个故事 《罗刹海市》歌曲背景其实是《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里的一个故事。 相传,释迦牟尼…
-
Aug 01《长安三万里》| 盛唐不止有诗,还有佛
缘起 近日上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票房及强话题性,备受瞩目。 电影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为线索,串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大唐“顶流”诗人的人生故事,其中还涵盖了四十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歌,使人拍手称叹,思绪万千。 提起诗词,我们第一反应便是唐诗,可见唐诗在中…
-
Aug 01星云大师谈生死:死亡不可怕,但死法值得计较
人的一生, 活多大岁数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生命的意义。 如果问:死亡,你怕吗? 同样地, 我再问你:回家,你欢喜吗? 古人说“视死如归”,死亡就等于回家,回家是应该欢喜呢?还是可怕呢?这就值得我们去省思和辨别了。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
-
Jul 31圣辉长老撰文缅怀圆瑛长老:长老离开我们七十年了,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精神遗产
2023年7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纪念圆瑛法师圆寂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圆瑛法师圆寂七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圆瑛法师爱国爱教思想学术论坛在宁波天童寺举行。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长老应天童寺诚信方丈之约,撰文深切缅怀佛教领袖圆瑛长老。全文如下:…
-
Jul 31古代和尚头顶的戒疤,现在的和尚为什么都没有呢?
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少林寺的僧人头顶都会有戒疤,而且戒疤越多,说明这个僧人的资历越老。比如说在电影《少林寺》的结尾,觉远和尚被剃光头的时候方丈在他的头顶上面烧了九个戒疤。但是在其他国家的僧人却看不到这个戒疤,为什么古代的和尚要有戒疤呢? 什么是戒疤? 戒疤,又称香疤,俗名烫…
-
Jul 28佛教徒热捧的“香谱”是什么?静波法师:瞎扯
文/静波法师 01 烧个香都搞得焦躁不安 这不是神经不正常吗 前些年的时候,回到极乐寺,寺院外边,包括寺院里的流通处,都在热卖什么“香谱”。我们的一些所谓的佛教徒,表情神神秘秘,在那里每天琢磨自己烧的香:这个高了,那个低了,还有的灭了……于是乎,各种各样的情绪随之而产生。…
-
Jul 28追寻佛陀之光——“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2023年3月16日至6月15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犍陀罗处于巴基斯坦白沙瓦城东北,中巴两国都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 “譬若香山”出自《弥勒大成经》。弥勒菩萨在未来世成佛,他成佛的地方非常优美,“香山”就指是这样一个理想国。传说这个佛国到处…
-
Jul 27一场身与心的朝圣之旅,朝礼五台山访文殊菩萨道场
清光绪八年,慧根法师发心西行。他自普陀山出发,先后朝圣五台、峨眉等佛教名山,终至印度。 回国时,途经缅甸募得大小五尊玉佛,于上海留下坐、卧两尊,后依佛建寺,成上海玉佛禅寺;其余三尊则送回普陀山。 为缅怀大德,追思玉佛缘起;为勉励大众,坚固向道之心;同时亦为感恩大众长久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