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他留下百万家产,毅然决然选择出家修行,十年后,他因收入微薄、戒律森严而精神崩溃选择还俗,却因向女儿索要20万元赡养费不得,一纸诉状将女儿送上公堂。
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了这起案件,驳回谢某的全部诉讼请求。看似普通的家事纠纷,却在佛教文化视角下展现出深层的因果哲理,发人深省。
壹
事件回顾,修行与诉讼的曲折之路
故事的主角谢某,1971年生,曾就职于某单位。2010年2月,他因工作压力大选择停薪留职,前往某山修佛。
四年后的2014年6月,谢某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专心修佛。因妻子无法接受他辞职修行的决定,双方离婚。
离婚时,谢某将一套99平方米、价值约225万元的住宅和50万元现金赠予当时17岁的女儿小谢,作为抚养费和补偿。他还赠与前妻15万元,自己仅留少许财产前往某山修行。
此后十年间,谢某辗转多地修行,生活困顿。他先后在浙江宁波、山西大同等地修行,宁波期间每月收入仅2000元,大同期间则无任何收入,甚至一度艰苦到栖身山洞。
2023年6月,因经济拮据,谢某向女儿提出每月支付1000元赡养费的请求,未获回应。2024年11月,他从父母和姐姐处获得64万元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当时市值剩余约55万元。
现已54岁的谢某在广州租房居住,每月房租1500元,生活支出约2000元,无固定工作与收入。他将女儿告上法庭,要求一次性支付20万元赡养费。

贰
法院判决,诉求被驳的法定之理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了谢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依据两个方面:一方面,结合谢某辞职前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和辞职后的收入来源情况,法院认为谢某“并不缺乏劳动能力”。
另一方面,法院认为在谢某并无重大疾病和大额开支的情况下,其主张离婚时分得的存款已花费完毕“不符合生活常理”。
法院还考虑到谢某目前有55万元存款,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开支,不存在生活困难的情形,故对其诉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费80元,也由谢某负担。这一判决从法律角度明确了赡养费的支付条件,强调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
叁
如何平衡修行与责任?
《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教强调知恩报恩,尤其是父母子女间的相互义务。
虽然出家修行是崇高选择,但若未能妥善安置家庭责任,便可能种下不良因果。虚云老和尚曾开示:“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真正出家不仅要有出离红尘的勇气,更要妥善处理世俗因果。
佛教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出家前都会妥善安置家人。修行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以更大智慧承担责任。若因修行而忽视基本家庭义务,便与佛法慈悲本意相违。
从因果法则看,法院驳回诉求,正是其昔日选择的结果。《法句经》说:“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十年间,父亲缺席女儿的成长过程,未尽抚养之责,这种因缘条件下,要求回报自然缺乏基础。
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身在寺庙还是红尘,而在于能否以智慧处理世事,以慈悲心对待众生。
太虚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也强调“人成即佛成”。真正的修行是圆满处理各种世间关系,而非片面追求个人超脱。若因修行而伤害他人,便与佛法本意背道而驰。
还俗回归社会本身无可厚非,但期待立即获得曾经放弃的家庭温暖与经济支持,显然缺乏对因果的深刻认识。修行十年,若未明白自作自受的因果真理,则十年光阴未免可惜。
本案中,谢某还俗后选择起诉女儿,而不是先试图重建亲情关系,这不符合佛教倡导的慈悲与智慧。从佛教角度,最佳解决方案不是对簿公堂,而是真诚忏悔与沟通。
《增一阿含经》中,佛陀教导:“若人有罪,自忏悔者,当念善法。”父亲若能承认自己多年未尽责的过失,以真诚心与女儿重建关系,或许能够逐步修复裂痕,自然获得子女的关怀。

肆
个人追求与家庭责任的平衡
这起案件给所有修行者——无论是出家还是在家人——一个重要启示:修行不能成为逃避世间责任的借口。
谢某因工作压力大选择修行,是其个人对生活方式的探索,但这一选择不应成为逃避家庭责任的理由。离婚时,谢某已通过财产赠与的方式履行了对女儿的抚养义务,后续赡养费的索要需以法定条件为前提。
律师提醒,个人精神追求与家庭责任需统筹兼顾,避免因一时选择导致长期法律纠纷。本案也警示我们,财产赠与需谨慎,赠与前应充分预见未来可能的生活变化,避免因情感冲动导致法律风险。
从子女角度,虽然法律上无义务赡养未尽责任的父母,但佛教鼓励以慈悲心超越法律的最低要求。
《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佛陀详细讲述父母恩德,鼓励子女知恩报恩。即使父母不完美,若能以宽容心对待,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当然,这不应成为道德绑架,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由选择。
法院的判决不是终点。
父亲能够认识到真正的修行从现在开始,以负责任的态度重新建立与女儿的关系;女儿也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不完美的父亲,既不被道德绑架,也不封闭自己的内心。
《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修行的本质是利他,是承担责任。无论身在佛门还是红尘,这都是不变的真理。

金色黄铜书签,古风礼品
学生开学纪念礼物
夹一页财富,藏八方财源
阅见智慧,签收财运
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招财的仪式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完 –
欢迎关注丨转发分享丨功德无量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




